中國企業這么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更傾向于做產品、渠道和銷售,但今天在市場上我們遇到了兩個最大的變化:消費者改變,顧客不足。這兩個特征決定了企業現在重要的是服務。
 
那么首先我們要明白服務的概念——
服務是不以實物的形式提供勞動以滿足某種特殊的需求,是一個獨立創造價值的部分。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實際工作中,將服務業視同為第三產業,即將服務業定義為除農業、工業之外的其他所有產業部門。服務可以創造利潤,贏得市場,那么怎樣的服務才可以稱得上卓越的,超值的,甚至超滿意的服務呢?服務的本質又是什么呢?
 
(一)服務和產品要平行而不是互補
服務和產品是兩個概念,服務能提供獨特的價值和滿足感。但是服務并不是和產品銷售直接關聯。服務和產品應當是兩條平行線,所以服務并不是為產品去做互補,而是最大化的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。
產品解決功能性問題,簡介明了,在客觀性和功能上去滿足客戶的要求,把產品做好首先是無可厚非的,好的產品能創造更大的價值空間,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立足之道。掌握核心的技術固然重要,但是在主觀性和情感方面來說,任何一個顧客需求的滿足都有情感因素,所以做好服務完全是一種增值。就人本身來說,就是無限的情感縱伸源。
在今天以體驗經濟為主的環境下,不管作什么行業,服務是必須要去做的事。產品和服務永遠都有兩個東西,只滿足單方面都不能獲得顧客的認同。
 
(二)服務的兩個特質:承諾和行動
在這里要注意的兩點就是:第一,不能輕易承諾服務,承諾了就得兌現;第二:不用過度服務,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。
因為服務是影響滿意度和滿足感的,如果過度服務或者承諾之后不能兌現,這樣會使得整個解決方案的價值被打折扣,對企業的形象有反噬的傷害。所以企業提供的服務在以客戶為中心的根本上,應當更加合理和具有實務操作性。
 
服務不是拿來彌補不足的,而是給顧客創造意外的驚喜。在今天的大數據化時代,服務也同樣沒有被弱化,上海網萌提倡創造更有滿足感和認同感的服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