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外包不被淘汰的客服人員的共性有哪些?
2020-06-22 17:22
客服外包公司人員流動比較大,不被淘汰的客服人的共性有哪些呢?在知識、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,“一天不上網如隔三秋”,客服人需要面對層出不窮的通信技術和業務,而這就要求客服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,時時處在求新求變的學習氛圍之中。
1)不要太依賴經驗主義
在客服,經驗這個東西,有好有壞。
好處不多說了,做事情熟能生巧,客戶一說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,怎么解決,需要哪些資源,全部一目了然。
可經驗一旦多了,會陷入認知慣性,覺得所有事情都該按熟悉的規律運轉。面對用經驗不能解釋的事情,本能地反駁、否認和逃避。
不知不覺,思路就封閉了。慢慢的,新事物越來越多,時代越來越前進,自己越來越落后。
當你陷入到慣性工作的洪流中,要敢于跳出來問問自己:
自己是不是過于依賴經驗?
今天遇到的問題是否有優化的方法?(如:客戶問題是否全面都解決了,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)
工作中我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?(如:通話時間,話術表達,問題解決效率,處理流程,管理工作等等)
是否有目標,目標有實現嗎?(如:晉升管理者,其他技能的培養)
時刻抱有“空杯心態”,避免陷入依賴經驗模式,才能在變化莫測的時代中,有所進步成長。
2)讓自己價值大于淘汰的成本
不想被淘汰,那就讓自己的“被淘汰成本”盡可能提高。這個成本不僅僅是你的個人工資,而是你這整個團隊的價值,你在里面扮演的角色,你能產生的作用和影響......
客服怎么判斷自己的價值呢?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評判。
我能為公司/客戶解決什么問題?做的怎么樣?(解決問題的數量+難度,以及結果)
我干這個事和別人干這個事有什么不同,我怎么證明比別人干得好?(質量、效率、產出)
除了我以外,其他人也能解決這個問題嗎?(是否具體可替代性)
除了我的本職工作,我對公司/客戶還有什么增值價值?(人脈,資源)
當你理清楚這些,就能知道自己對企業的價值,自己是否容易被取代。
而當自己的價值大于企業給予的成本,公司才會在危機中對你有所保留。
3)可遷移能力,等于你的職場保險栓
有研究者發現,人類現有的所有工作中,70%的核心能力是相通的。這70%的核心能力就是可遷移能力,也是我們從任何一份工作中,都可以萃取出來的。
因此,當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,客服可通過培養自己在職場中不可取代的可遷移能力,來抵御風險。
為此,小編從日本作家大久保幸夫《12個工作的基本》中,總結出了適用于客服人幾種遷移能力,共包含三大模塊。
自我管理
樂觀力:不管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產生壓力,如何妥善處理壓力呢,就需要積極思考,保持樂觀。
目標發現力:認清現實,設立目標并努力達到目標,本身就是一種成長。
專業構筑力:找準自己的方向,并最終深耕這個領域,一定會有所成就。
人際溝通
反應力:良好的反饋會很容易獲得對方的好感,讓對方愿意和你一起合作。
親和力:通過微笑和主動寒暄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。既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幫助,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諒解。
語境理解力:溝通最重要的就是既要理解對方,也要讓對方理解自己。
團隊協作(適用于客服管理者)
委任力:讓適合的人做適合的事兒是優秀領導的必備技能。
商談力:能充分理解對方,同時提供專業的建議。
傳授力:自己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,能靈活的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或技術教給別人。
協調力:通過協調促使不同利益方達成共識、統一目標。
人們常說隔行如隔山,其實真正相隔的,只是底層入口售票處,越往上走,運用的能力、才干都越來越接近而且越熟悉。——古典《超級個體》
4學習,永遠不要滿足現狀
在知識、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,“一天不上網如隔三秋”,客服人需要面對層出不窮的通信技術和業務,而這就要求客服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,時時處在求新求變的學習氛圍之中。